a8直播

汪建平:“旋转门”背后的“权力密码”

来源:a8直播    发布时间:2024-05-06 01:22:54

 

  旋转门,一道一直开着,又一直关着的门,常见于饭店、机场、办公楼和商业大厦等出入口。旋转门营造出的是一种豪华、气派的场景,它不仅能增强建筑物的抗风性,减少空调能耗,还能有很大效果预防气流将异味、杂音、尘土等带进建筑物内,保持室内清洁,堪称建筑物的 “点睛之笔”。

  原本一道装饰之美与实用功效兼具的门,一旦与商业利益或政治搭界,其内涵与外延就发生了大变化。这不,“旋转门”一词,近日就出现在中央巡视组对中国证监会的反馈意见中。中央巡视组指出:证监会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存在廉洁风险,政商“旋转门”问题突出。

  一下子,旋转门又成为了官方口中的一种政治机制。政商“旋转门”究竟为何物?不由得要让人去探究一番。

  政治机制上的旋转门,应该起源于西方政治的。勾结,原指使事物勾连或衔接起来。清·褚人穫《坚瓠九集·珮袋》:“嘉靖中,世庙升殿,尚宝司卿谢敏行捧宝。玉珮飘颻,与上珮勾连不脱……” 曹禺《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陈白露是主线,靠她把剧情和那些人物勾结、网络起来。”

  同理,原本也是一种勾连或衔接,是双方需求的产物。以美国政治中的“旋转门”为例:

  第一,政府部门日益需要有实际经验的私人部门和专业相关知识的工作人员加入到政策制定、监管和调整上来。

  第二,私人集团也慢慢变得需要有政府背景和政治工作经历的人士参与集团的社会协调工作,尤其是对政府部门的协调。

  第三,私人集团政治参与的机会和意愿增多。行业协会、工会以及各具背景的非政府组织通过游说渠道,为私人集团或者行业协会本身争取法案的参与权和政治言论的话语权慢慢的变普遍。

  以至于出现:美国智库成员经常旋转出去从事政府工作,而前政府官员又旋转回到智库就职。 “旋转门”成为了在游说制度下,以渠道为原则的美国政治体系中,个人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双向选择并转换角色、穿梭交叉的为利益集团牟利的一种机制。

  “旋转门”机制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由产业或民间部门进入到政府的“旋转门”,这主要是指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和商业利益集团游说者进入联邦政府并担任要职。在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就非常有可能为他们曾经的团体谋取特别的好处。第二类是由政府进入到私人部门的“旋转门”。以前的政府官员充当游说者后,利用自己与政府的联系或资源来为他所代表的团体谋取特别的利益。

  纯粹的和清白,或者说乌托邦政治,显然只是制度设计者的美好愿望,在现实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是根本不存在的。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曾在2009年发布报告说明,“旋转门”现象在美国金融领域很明显,这导致监管宽松,成为2008年发生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

  美国“史上最差国务卿”蓬佩奥卸任后有了新去处——加入华盛顿保守派智库哈德逊研究所。与他相似,不少下台的特朗普政府高官都迅速完成了在各个私营部门的再就业。这种政府机构与私营部门间的“旋转门”现象,已演变成美国权力关系网中司空见惯的政治生态,折射出金钱与权力日益密切的勾连。

  这种“旋转门”现象近年来愈演愈烈:在前总统特朗普任内,首任国务卿蒂勒森直接从埃克森美孚公司高管位置上“旋转”而来;财政部长姆努钦来自华尔街投资银行高盛集团;国防部长埃斯珀曾是军工企业雷神公司的高管……

  在中国证监会系统发生的政商“旋转门”问题,显然是不属于阳光下的事物勾连或衔接,而是一些暗地里的勾当或不当利益的输送,亦或是当面一套背地里又是一套的阳奉阴违的行为与对策。它,让我们警惕,并扎紧栅栏。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不仅规定公务员应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忠于职守,勤勉尽责;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清正廉洁,公道正派”,而且通过奖励、惩戒、辞职辞退及法律责任等具体规范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务员行为规则体系。除此之外,约束公务员行为不限于在职期间,《公务员法》第107条还对公务员离职后规定期限内从业予以规范,即旋转门条款:“公务员辞去公职或者退休的,原系领导成员、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在离职三年内,其他公务员在离职两年内,不得到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任职,不可以从事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营利性活动。”

  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原则性义务与规定效果不彰,有些地方竟然出台了与之相悖的举措。

  而旋转门条款的立法意旨正在于预防期权腐败,铲除“权力过期但不作废”的问题。

  放弃以现有权力套现利的方式,转而将手中的公权力作为一项非货币性资产进行“资本投资”,为自己预留“出路”,待离职后再套现“投资收益”的策略,是谓期权腐败。

  作为传统腐败的“创新”,期权腐败的遮蔽性较强。一则,期权腐败非即时兑现,投桃报李的时间差掩盖以权谋私的因果关系;二则,期权腐败中的利益“反哺”形式是离职后公务员提供劳务的所谓合法报酬,权钱交易的对价性不明显。这些,应该是“旋转门”背后的“权力密码”,也是有的人乐此不疲的原因所在。

  此外,期权腐败,“权力过期但不作废”问题,危害也有二:其一,任职期间所累积的行政关系网、官场人情链、职务影响以及获悉政府内部信息、竞争对手商业资讯等资源,在“旋转”到私营企业后,对其他所有制经营者导致非常严重的不公平竞争;其二,为避免“竹篮打水一场空”,远期承诺的有效性往往建立在沆瀣一气的攻守同盟基础上,使得从外部瓦解的难度加大。

  从预防期权腐败做起,铲除“权力过期但不作废”的土壤,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杜绝“灰犀牛”与黑天鹅事件的发生——这,或许是理解中央巡视组为何需要向中央报告在有的行业存在政商“旋转门”问题,以及开辟反腐败新战场的一把“钥匙”。

  作者简介:汪建平,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前中国银监会安康监管分局调研员。作品散见于《人民铁道报》《金融时报》《陕西日报》《桂林日报》《西安日报》;《星星》《中国金融文学》《金融文坛》《湘潭文学》《文学陕军》等报刊。

05-06